积极防控近视 共筑美好未来
发布时间:2024/3/18 10:18:23 作者: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:1542次
积极防控近视
共筑美好未来
2024年3月是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。本次活动的主题是"有效减少近视发生,共同守护光明未来”。
近视,又称"眼镜族",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的“隐形杀手"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近视人群已超过4亿,其中,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。而我们深知,近视不仅仅影响孩子们的日常生活,更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诸多不便。
一、近视逐渐低龄化
近视低龄化是指儿童近视眼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,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龄前或学龄期就出现近视。导致近视低龄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遗传因素:近视有很大程度上是遗传性的,如果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人,孩子患近视的风险也会增加。随着近视遗传基因的传递,近视的发生年龄可能会提前。
(二)环境因素:现代社会中,儿童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、手机、平板电脑等近距离用眼任务增加,同时户外活动时间减少。这些因素导致儿童长时间处于近距离用眼和室内环境中,眼睛对远处目标的调节和眼轴的发育受到影响,可能增加了近视的发生风险。
(三)学业压力:随着学业竞争的加剧,很多儿童在学龄期面临大量的读书、写字和使用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用眼任务。长时间的用眼和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增加近视的发生风险。
(四)生活习惯:不良的生活习惯,如长时间看书、写字、使用电子设备等,以及缺乏户外活动和适当的休息时间,都可能对眼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,增加近视的发生风险。
二、近视防控策略
(一)增加户外活动时间
研究表明,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。幼儿园应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,让孩子们在自然光线下运动,促进眼睛的发育。
(二)科学布置室内环境
教室内的光线、桌椅高度等都要符合视力保护要求。避免让孩子们长时间处于光线不足或过度明亮的环境中。
(三)合理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
限制孩子们使用手机、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,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姿势。
(四)保证充足睡眠
确保每天睡眠10个小时,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(五)饮食均衡
多吃鱼类、水果、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,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品。
(六)定期检查视力
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,及时发现视力异常情况,及时分析原因,提出防治措施。
三、如何判断是否近视
(一)凑近
看电视机时向前凑,看书写字趴得很近。
(二)眯眼
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,习惯性采取眯眼的方式来弥补。
(三)眨眼
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近视,增加视力清晰度。
(四)斜眼
歪头或斜眼看东西,减少散射光,从而看得清楚一些。
(五)皱眉
皱眉可以造成眼睑及眼外肌的变化,改变眼球形态和角膜,暂时改善视敏度。
四、针对家庭我们建议
(一)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
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。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,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使用电子产品后,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。
(二)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
每天保证孩子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,经常远眺,防止近视,与大自然多接触。
(三)避免不良用眼行为
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、吃饭时、卧床时、晃动的车厢内、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。
(四)保障营养和睡眠
保障孩子睡眠时间,确保幼儿每天睡眠10个小时。让孩子多吃鱼类、水果、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。
(五)做到早发现早干预
定期检查眼睛的健康状况,发现问题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,遵从医嘱,避免因不当干预错过预防有效时间节点,导致近视加深。
(六)保障良好家庭视觉环境
创设良好的家庭视觉环境,有充足的光线,台灯用白炽灯或磨砂灯,距离书本40-50厘米,及时检查、修理及更换老化的灯管。
五、针对孩子我们建议
(一)注意用眼卫生
手上有很多细菌,用手揉搓眼睛,很容易使眼睛受到感染。如果眼睛不舒服,先把手洗干净,然后闭上眼睛,轻轻按一按。有异物时,可以用清水冲洗。
(二)坚持健康生活方式
不熬夜,少吃糖,不挑食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
(三)做好护眼措施
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屏幕非常伤眼睛,我们要少看手机、电视,少玩平板游戏,如果看电子产品,需要进行远眺、看看绿化或者做眼保健操,缓解眼部疲劳。
(四)定期眼部检查
每学期配合爸爸妈妈、保健教师、眼科医生做好眼部检查。
(五)多做体育锻炼
不要总是在室内,多去户外散散步、眺望远景、跑步等,使眼睛的调节肌肉得到松弛,缓解视疲劳。
幼儿阶段是孩子进行近视防控的重要时期,对孩子一生的爱眼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。这需要长期的家园密切配合,正确引导幼儿合理用眼、科学用眼。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,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。